>> wuzanru

我的相片
不能只是沉默 所以應該表達
顯示具有 乖乖!讀書要認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乖乖!讀書要認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1008

[文摘]真神>謝文賢

0 意見

第31屆時報文學獎 短篇小說評審獎
她哀哀伸出兩指,臉色鬼白,兩眼直直盯著桌上的殺豬刀,瞳仁裡顫抖著寒光。他挽袖伸手抓起殺豬刀,厚實的刀身出乎意料的沈……

 在廟裡逮到她的時候,全村都跑出來看了。

 冬日晨光較慢,此刻天還沒浮白,他站在觀世音菩薩聖像面前默禱,背後聚了黑壓壓一群村民,挨挨蹭蹭擠在神廳門口,影影綽綽。她被兩個肥壯大漢押在一旁, 一身舊衣破褲,披頭散髮裡只透露出浮腫的眼神。不知是因為冷還是恐懼,兩隻樹枯的手抖得像門掉了閂子,每隻手指甲裡都蓄一截墨黑,嘴唇反而白得像紙,半開 的嘴裡咿咿嗯嗯的嗚咽著。

 擠得溢進神廳裡來的村民,呼啦呼啦交頭接耳,對她指上指下。早起的口臭都聚成白霧呵到對方的耳裡,對方轉頭應答又是一陣臭氣回去。每一張臉都因晨起而皮脂油亮、福態雍容,眼珠子裡紅通通的血根滿佈。

 和村民們擠在一起的還有門板上描畫的四大金剛,身披戰甲色彩斑斕,寶劍琵琶繖蓋索蛇法器在手,舉手抬腳動作躍然如生,各自撐持一扇門面,神情嚴肅猙獰,雙眼圓睜彷彿看得也極有興趣!

 人叢偶爾爆出幾聲訓斥,卡細聲咧!

 他靜靜穩穩佇立神桌前,兩手捧著一對臉大的黑檀木筊杯,弦月形筊杯邊緣原本滾有一圈金邊,因無數次的撞擊地面已經缺成斷續虛線;兩隻筊杯的陽面上各自陰刻一對騰雲金龍,圓目利齒金鱗銀爪,態勢肅然有神。

 神龕上,出自名匠工藝的紫檀觀音寶相莊嚴,兩眼微開黑白分明俯瞰芸芸眾生,一手持淨瓶傾向廳前眾人,一手拇指與中指輕觸,其餘三指微翹,笑捻蓮花。一線白水從淨瓶瓶口洩至大士聖潔裙襬,浪捲尺餘,在蓮花座上翻成海海波濤、滾滾紅塵。

 觀音大士座前正中,一張紅檀神案漆得紅豔帶光,四隻桌腳雕龍畫鳳滾金帶銀,神案正對門口雕花立面上懸一塊大理石碑,上面刻得密密麻麻都是捐款建廟者的姓 名,金漆陰刻氣勢恢弘,標榜其功勳。神案上擺一方折疊整齊的三色毛巾,毛巾上躺著一把與莊嚴的神廳極不相稱的殺豬刀,刀約半尺長,刀柄木身晦暗斑駁,烏色 刀面厚身薄刃,弧形鋒口處白得像魚肚,還閃著銀光。

 神桌虎側,置放香桶的前面地上擺一個小火爐,爐子上放一盆水,微波的水面氤氳冒著熱氣。

 「這要教訓啦!」

 「對啦對啦,來偷好幾遍了,真夭壽!」

 「連神明的敬品也敢偷去食,一定要一次就讓伊叫不敢!」

 「剁指頭啦!」

 「對啦,剁剁掉!」

 「哎唷,這樣敢好?」

 「要啦,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時機也不是在多好,伊還這樣三天兩天來偷,是要叫菩薩吃啥?這沒給教訓一下伊不會驚啦!」

 「對啊,阮頭家講伊不只偷拿敬品而已,連敬酒都被伊偷去飲飲掉呢,真正僥倖失德!」

 「噓,惦惦!要搏了要搏了。」

 眾人遂噤聲,墊腳翹首推推攘攘注視著他擎起筊杯的背影。

 他背對群眾;面向神祇,左右兩支火紅龍燭映出他臉上顏色,像鐵湯裡煮一塊豬肝,亮暗飄忽的眉宇裡自有他身為廟祝的剛毅自重。

 他高高舉起筊杯,嘴裡喃喃默唸,兩手在半空中畫出幾道弧線,隨即放開雙手,讓筊杯落出。

 匡啷一聲,雙筊落地,兩弦彎月彈了幾彈在他腳前躺成同一個姿勢,前後搖擺不止,像小孩子摔了跤 ,害羞又生氣賴在地上哭鬧不肯起來。

 啊,笑杯。群聲不無失落,紛紛抬頭望向嘴角微揚的觀世音菩薩。

 一日將醒,陽光漸起從神廳門口滑入幾道淡光,清晨溫柔的日頭撫過每個人的背脊,暖軟得像溫水,村民們的身影隨舒暖晨光淌入廳內磨石地面,漫出一大灘模糊溼暈,朦朧不成其形。

 同方向四大金剛門板落到地面也只一裁裁隱約方影,頭肩手腳法器皆不見。

 朦朧暗影爬滿身,她尚感覺不到晨光送來的溫暖,身體仍不由自主的震顫,扣住她兩手的男人感覺她的孱弱,手裡的力量不再像初抓到她時那般義憤填膺。

 「多搏幾次啦,那麼早,菩薩還沒精醒咧。」

 又是匡啷一聲,對筊像兩條出水鯉魚,從地面彈起,凌空抖舞一陣後雙雙彎背貼地,躺得搖搖晃晃彷彿笑得不可自抑,沒多久便陷入沉睡靜止。仍是笑筊。

 再來匡啷一聲,一樣。

 再一次,還是笑筊。

 再來,笑筊。

 再擲,依然笑筊。

 擲到第六個笑筊,村民們的騷動逐漸歇止,一瞬沈默之後隨即轟然開朗,熱烈的討論起來。

 「菩薩可能是要咱自己處理啦!」

 「不用再問伊啦!」

 「沒啦,我看,菩薩可能是沒要跟伊計較啦!」

 「沒可能啦,你的飯菜碗筷無緣無故被人家捧捧去,你怎有可能不要計較?」

 「嘛對。」

 「照這樣說來,桌仔,再給伊搏看看,搏到有杯啦。」

 他回頭望一眼提議者,微一點頭,轉過身嘴裡再度唸唸有詞。

 匡啷,笑筊。

 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匡啷……

 擲筊聲在偌大的神廳裡一陣一陣響起、迴盪、消逝再響起,伴隨著圍觀村民此起彼落的嘆息吆喝搥胸頓足彷如苦惱不能解脫,廳內一時熱鬧。

 唯一沈默的是抿嘴文笑;垂眼注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

 「欸,不要再搏了啦,搏了十幾個笑杯了還不知影意思?伊一個查某人,還要拖兩個囡仔,菩薩大慈大悲不會去跟艱苦人計較那些啦!」他的妻從人縫裡鑽出來說。

 「艱苦人?嫂仔,妳不知影,伊還拿菩薩那些東西去飼野狗呢,哪有人像伊這款?」村民團裡扯出粗嘎嗓音,激動處還破成沙啞音。

 「那些狗仔伊沒飼,咱是加煩惱的而已。再講,伊飼的那些狗仔,有一隻不就是恁後生不要飼的?做人要有分寸啦!人家菩薩都惦惦沒講話,都是恁這些人在大聲細聲!」

 「妳是在講啥瘋話!?給神明食的怎麼可以給畜生食!」

 「還不都是咱人……」

 「惦惦啦!」他突然爆出一聲吼,妻和那人都噤了口,對話碎回成村民間的窸窸窣窣。妻瞪了他一眼,怔怔的站在原地胸臆不住起伏,背後兩三個婦女踅上前來挽著她手,臉上帶著祥和靠她耳邊講話。

 十九個,他在心裡默記,十九個笑筊。

 從他擔任理事長兼廟祝十幾年來不曾遇過這等奇事,日頭未盛,卻已照得他額頭泛光,今年入冬以來好像還沒這麼熱過。

 「雖然攏搏沒杯,但是天理公道咱也是要顧,偷拿東西就是不對!今天當著村內鄉親長輩的面,咱來決議,看欲怎麼處理這個查某人偷拿菩薩敬品的事情。」擲不 出聖筊,他轉過身面對黑壓壓近百村民朗朗詢問,菩薩望他,他望村民們。目光晨光都從那些頭殼中間劈射過來,光線中浮塵漫佈,千軍萬馬難以計數。

 「照舊例來走啦!」

 「對啦,按照舊例剁指頭啦!」

 「對啦,指頭給伊剁剁掉,就不會再偷了啦!」

 「對啦,殺雞教猴是必須要的啦!」

 他徵得眾意,略一斟酌,隨即轉頭向兩個壯漢示意。壯漢把她拖至神案前,架出她右手腕強按在桌面折疊好的毛巾上,毛巾扭滑了一下,兩壯漢施力鎮住。她五指縮進掌心緊握成拳,像五隻沒斷奶的狗仔直往母狗肚腹擠去,嘴裡哀號不似人聲。

 「剁兩指。妳手不張開等一下整隻手骨會攏剁斷去哦!」他沈聲警告。

 她哀哀伸出兩指,臉色鬼白,兩眼直直盯著桌上的殺豬刀,瞳仁裡顫抖著寒光。

 他挽袖伸手抓起殺豬刀,厚實的刀身出乎意料的沈,他在刀柄上挪移手指,確實掌握。幾十年的執法戒刀,在他阿公那代也剁過人指,依然是菩薩的旨意,據說刀 起刀落斷骨如泥,刀都封刃入套了,那斷指上的血肉骨還清晰分明,像冰封似的。傳了三代近百年,歷代廟祝皆誠惶誠恐每年精磨除鏽一回,保持刀刃鋒利威儀。如 今傳說舉在他眼前,精亮刀鋒仍像剛開刃一般簇新,鋒刃上彎月般的白光輕易便把他直挺身影扭成一條軟葉。刀柄和刀身的扣接處因為年代久遠而稍有點鬆動,他緊 握的手輕晃,感覺到一絲絲傳說與真實間的喀啦喀啦。

 他轉身面向她,殺豬刀往她手掌比擬兩下隨即高高舉過頭,眼露精光收氣凝神,肩胛骨一催力,手臂飛快由上往下落,持刀的手腕柔勁一甩,重力加速往毛巾上的手掌砍去。

 看著殺豬刀冷然畫出弧線,圍觀眾人像吃熱麵倒抽一口涼氣,鼓在胸臆不敢再出,一顆顆眼珠凸出一半死盯著執刀的手揮動。

 兩名壯漢,壯歸壯不過就是村民,看著神器殺豬刀往自己眼下砍來,心上就先怯了三分,腦裡再一閃待會即將發生的血濺畫面,壓制她手的勁道自然少了許多。

 就在刀影落至她的眼前瞬間,一股本能反應使她發出前所未有的蠻勁,舉腳死力往神案肚邊那塊建廟功勳碑抵去,右手劇力一抽,桌上毛巾一滑,竟然就真讓她從 兩雙手裡掙脫了,連她自己都嚇了一大跳,身子一軟便往旁邊地上滾跌而去。那塊大理石碑被她一腳踢歪,地上的人影略動,篩出少許陽光落在她身上,襤褸的衣服看起來更破舊。

 見桌面落刀處有狀況,他勢已難收,害怕誤傷了那兩個漢子,他只得在手指上施力硬把刀面往斜抓去,然而下砍之勢卻仍然快得看不見手影。隨著快刀與神桌角面 短兵相接,乓一聲矛與盾敲起一聲響雷,鋼刀韌身,刀面與桌面接觸瞬間強力反彈,堅韌鋼片隨即和年老木柄脫離,連同一片被帶起的桌屑,不規則彈射而起,從他 臉側飛過,險險削下他的面皮。

 眾人眼光原本就隨刀影而走,疾上而急下,如今再跟著飛舞刀片而起,眼睜睜看著瘋刀狂亂旋向蓮花座上觀世音菩薩。

 門板上四大金剛神情緊張萬分,爆瞪的眼裡驚懼難抑,寶劍琵琶繖蓋索蛇皆不得發揮,嚇得是手舞足蹈。

 村民們更是大驚如見鬼,張嘴睜眼伸手舉腳姿勢百百款。所有人的叫聲都還沒爬出嘴洞,銳利鋼刀已擊中菩薩蓮花指,片下那兩隻圈起的拇指與中指。不愧是斷骨 如泥的執法神刀,菩薩斷指切面銳利平整只露兩圈白白彷彿熟肉,號稱紫檀觀音竟是雜木相摻,輕易可破。木雕菩薩缺指毫無知覺,臉上神情如初,失去手勢的掌面 朝前平攤,乍一看彷彿在向神廳前陽光中的誰打著招呼,嘴角還含笑。

 撲通一聲,鋼刀力盡墜落,恰恰彈落在爐子上的熱水盆裡,鐵盆稍傾水花則高高濺起尺餘,盆中水氣翻攪成海海波濤,滾滾紅塵。

 同時,菩薩的兩隻纖纖手指也先後掉落神案上,匡啷幾下滾到他眼前,中指朝天拇指向地,一正一反像準備捏住一片什麼。

 「有杯啊!有杯啊!」一個不知好歹五、六歲小孩子,躲在媽媽屁股旁邊,只露出兩顆龍眼般大;還牽著眼屎的眼珠,指著地上興奮大叫著。

 狗吠雞啼,日頭盛起。天光大作如刀,從村民們的背後往他們眼前切削,刀工精準俐落,在神廳地面幾道白光裡刻出許許多多數也數不清的人手人腳人頭人影,個個舉手抬腳歪頭扭身,儀態萬千彷彿滿天神佛。

20081006

2008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Laureates

0 意見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六日電) 兩位法國科學家和一位德國科學家,因為分別發現引發愛滋病和子宮頸癌的病毒,今天榮獲諾貝爾醫學獎,這是頭一個宣布的二零零八年諾貝爾獎獎項。

法國的巴瑞--西諾希(Francoise Barre-Sinoussi)和蒙坦耶(Luc Montagnier),將平分其中半數獎金,兩人共同發現了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愛滋病)病毒,而愛滋病是當今時代最大災難之一。

德國科學家楚爾郝森(Harald zur Hausen)採取和傳統學派不同的看法,主張人類乳突病毒才是造成女性第二大癌症殺手的原因。

評審團在頌詞中表示,兩位法國科學家發現愛滋病毒,是當前對愛滋病理解以及發展出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不可或缺要件。

頌詞指出,兩人的研究成果「導致發展出診斷感染病患以及篩檢血液製品的方法,抑制了愛滋病疫情的蔓延擴散。」

頌詞又說,「結合預防和治療,已大幅減少愛滋病的蔓延擴散,且顯著提高接受治療病患的平均壽命。」

巴瑞--西諾希生於一九四七年,目前擔任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教授。

蒙坦耶生於一九三二年,是一位榮譽教授和巴黎世界愛滋病研究及防治基金會負責人。

楚爾郝森因為在對抗子宮頸癌上的傑出成就而獲獎,此癌症有時被稱為女性的「沈默殺手」,因為通常發現時已經太晚。

如今不但有簡單的抹片檢查能偵測出人類乳突病毒,而且還有兩種有效疫苗能用來對付它。

現年七十二歲的楚爾郝森現任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榮譽教授,曾任該中心負責人和科學主任。

諾貝爾獎得主將可獲頒金質獎章、証書和一千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台幣四千五百萬元),獎金最多可由三名得獎人分享。

正式頒獎典禮預定十二月十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文摘]我害怕閱讀的人>簡媜

0 意見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
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
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麼?
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遊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
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後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但閱讀的人在知識裡遨遊,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週刊講到社會趨勢,
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築防震理論侃侃而談。
相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整。
我最引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裡的某段文字,
而且,還是不被螢光筆畫線註記的那一段。

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
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
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采。讓我明瞭,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魔力。
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谷。懂孫子兵法的甘地。
血液裡充滿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恐懼。
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習慣俯視一切。
那自信從容,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很幸運:
當眾人擁抱孤獨、或被寂寞擁抱時,他們的生命卻毫不封鎖,
不缺乏朋友的忠實、不缺少安慰者的溫柔,甚至連互相較勁的對手,都不至匱乏。
他們一翻開書,有時會因心有靈犀,而大聲讚嘆,
有時又會因立場不同而陷入激辯,有時會獲得勸導或慰藉。
這一切毫無保留,又不帶條件,是帶親情的愛情,是熱戀中的友誼。
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節一節的脊椎,隱隱的支撐著閱讀者。
你看,書一打開,就成為一個擁抱的姿勢。
這一切,不正是我們畢生苦苦找尋的?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總是不知足。
有人說,女人學會閱讀,世界上才冒出婦女問題,
也因為她們開始有了問題,女人更加讀書。
就連愛因斯坦;這個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聰明者,臨終前都曾說:
"我看我自己,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塊光滑的小石頭,就覺得開心。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面對的,還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沒有盡頭。"
讀書人總是低頭看書,忙著澆灌自己的饑渴,
他們讓自己是場開的桶子,隨時準備裝入更多、更多、更多。
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頭,只為了無聊地打水漂而已。
有個笑話這樣說: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強迫自己吞一隻蟾蜍,
不管發生什麼,都不再會害怕。
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
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
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
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
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歷的失敗。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

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20081001

國際衛生醫療實習CV

0 意見

一. 選本實習課程之動機

醫療行業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能夠與人互動。過去到現在,我們都期待病人是主動來尋求醫療,醫師坐在診間被動的聆聽病人的苦楚。上學期的家庭醫學見習課程帶領我們將觸腳深入基層醫療體系,也就是醫師需要動起身子,主動走入人群去挖掘議題來解決。因此我認為這種走出教室,出去外面看看世界,了解自己能為群眾幫什麼忙,如何建立互信的人際關係,如何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都是很重要的。

我更期待能透過國際衛生醫療實習計畫,將我的視野擴展到不同的種族、文化、宗教、語言、教育,學習如何認同相異生長背景的人群。在那裡,我期待有巨大的文化衝擊,撞擊著我的價值觀,讓我了解人生百態,我將用更多元包容的態度去看待每個生命。在這裡除了去察覺病人身體的病痛,更要體察心靈上的需要。要跨越文化藩籬去發覺他們的心靈需求是個挑戰,我願意接受這個挑戰,以一個學生的有限能力去尋找學習的機會。

二. 期望收穫

(1)團隊合作:
我希望能夠學習基層醫療照護時,如何和每個成員相處、成長。甚至是培養自己在團體中的領導能力。利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學習時間管理、資源分配、處理問題的優先順序等等。期待能夠與老師和同學愉快的相處,發揮團隊最大的力量,為當地帶來最好的醫療服務,我也同時學習到溝通的技巧和改善方法。

(2)延續理念:
當地的醫療服務可能不會在短短一個月,甚至是數個月內獲得長足的改善,最重要的是長期的經營和投入人力。如果能夠參加這個實習計畫,在這一次經驗裡我可以發覺問題,然後和團隊討論解決方式,甚至將問題帶回台灣。並期待我能夠再回到當地,除了關心當地的改善狀況,也帶來一些我的新想法,期許當地能夠在我們和接續這份工作的學弟妹幫助下,獲得實質的幫助。

(3)增廣見聞:
我希望在這一個月內,學習融入當地的風土民情,認識他們文化和生活態度。拋棄我的既有觀念,接納新的想法。我要以學生的心態面對這個月的生活,不只是學習如何在異地進行醫療服務,也是學習對方民族的優點。期望我在這一個月內抱持輕鬆開闊的心胸,在服務別人而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讓這段特別的人生經歷豐富我的生命。

20080829

《愛、慾望、出軌的哲學》書摘

0 意見

作者:哈洛德.柯依瑟爾、歐依根.馬力亞.舒拉克

出版社:商周

內容簡介:

美國前任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義大利男高音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英國皇儲查理斯(Prinz Charles)、戴安娜王妃(Lady Di)、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法國皇帝拿破侖、大文豪歌德(Goethe

這短短的名人錄顯示了,人類的歷史是一部劈腿、偷情、不忠、外遇的歷史。(誰願意的話,還可以從自己的朋友圈中,對虛線部分進行補充,看看剩下的空間是 否夠用。)不管社會階層或教育程度的高低,不管主導當時的道德、宗教或法律規範為何,每個時代都充斥著通姦罪和逾越當時禮儀規範、千奇百怪的性愛活動,即 便是嚴刑峻法也無法遏止人們在這方面的發展。

以啟蒙與解釋世界為己任的哲學家們,對於劈腿、偷情、外遇、不忠,究竟有什麼看法呢?柏拉圖、康德、叔本華、齊克果或尼采,對此提出過什麼精闢見解?
贊成和反對「忠貞」的理由何在?

本書作者有系統地整理出從柏拉圖至康德、從尼采至黑格爾的相關文獻,一窺耐人尋味且多樣性的哲學思辨。兩位作者退居幕後,以哲學思想評註家的姿態出現,從大量的文獻中梳理出了忠貞和不忠的條件,匯集為精緻可口又容易消化的「小點心」,供讀者盡情享用。

這是一本風趣、睿智、探討人類情感的書籍,也是一種反思式的協助,是給直接或間接當事者的參考手冊。書中處處可見玩笑式的解釋,沒有道德說教,畢竟那不是哲學家提供各種不同思路的用意所在。至於如何在伴侶關係中建立一套適當的(不)忠貞哲學,有待讀者閱後自行決定了。

-------------------------------------------------------------------------------------------------------

在吉利分館偶然發現這本以哲學的角度探討出軌的問題的書,書本引用許多文豪、古哲學家和聖經等的話語來輔證他的言論。書本分為七篇章節探討愛與性慾的本質,赤裸的本能衝動、熾熱的激情、真愛、冒險的恐懼、共結連理、公民秩序、幽默平心靜氣和節度之道,以下節錄一些句子,並不代表我認同或反對,單純想紀錄別人提出的各式樣的觀點……

>>>>>>>>>>>>>>>>>>>>>>>>>>>>>>>>>>>>>>>>>>>>>>>>>>>>>>>>>

馬斯洛的(Abraham Maslow)的「需求金字塔理論中」,性需求是僅次於食物和水的最基本需求。

Sigmund Freud比較酒癮和性衝動的差異:「誰曾聽說,一個酒鬼會厭煩於永遠喝同樣一種酒,而想到換一種酒來喝?誰又認識哪個酒鬼,因為酒喝多了而厭倦,就跑到酒價昂貴或禁酒的國家,希望以此挫折來刺激他那萎縮的快樂?我們絕未聽說過這種事。為甚麼情人和他的性對象關係就大不同?」

康德(Immanuel Kant)把婚姻定義為兩個人相互使用性器官的協議。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所有兩情相悅的感覺,無論表現的多麼超塵絕俗,都根源於性衝動」人類所有的性衝動,甚至在異性身上感受到真愛,說穿了都不過是人類想要交媾的藉口,以實現生物淺藏的繁殖目的。為了避免公開談論騎動物性的行為,人類發明了所謂的「兩情相悅」的說法,以得到一個文明和道德的正確框架。

埃沃拉(Julius Evola):「物種的層級越高,其繁殖能力便越低,性的吸引力卻越強」

佛洛伊德:「性器官並沒有隨著人類身體朝著美感發展,他始終都是野獸時代的結構和樣子。因此,無論是現在還是往昔,愛在基本上總是動物性的。解剖學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在違反禁令和羞恥感的道路上,人類再度趨近動物,卻不想永遠回歸於動物的境況。

因寬衣解帶而產生的羞恥感,具有一股說不出的特殊誘惑力。

Aristotle:「在交媾以後,所有動物都會憂鬱」(Post coitum omne animal triste est)性愛的幻想就是讓男人真的相信躺在心儀女人的臂彎裡,會比在其他女人那裡更加快樂。激情過後,墜入愛河的男人覺得悵然若失,驀然發現原來他渴求的對象只不過是性的滿足,於是便興味索然。所以無法滿足情慾讓人痛苦,情慾的滿足卻讓我們悲傷。我們所嚮往的,只是過渡階段的那個短暫片刻。那是生殖器官的肌肉在每0.8秒收縮一次時才會有的狂喜幸福。在那以前是痛苦,在那之後卻是憂鬱。

法國人稱性高潮為「小死」(la petite mort)。高潮過後,身體機能便急速下降。在性愛遊戲裡,勃起和射精的階段結束以後,在心跳加倍、呼吸急促的情況下揮別了性愛和激情,只剩下筋疲力盡,同時開始一段性冷感的階段,可能持續幾分鐘,隨著年紀增長,甚至幾個小時或幾天。

廣義的愛是慾望和溫柔二者平靜且信賴的契合,是赤裸本能和美好幸福的和諧交織,合而為一,也就是真愛,至今始終是兩性關係的理想。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人們嚮往排除了一切獸性的極致之美,正因為在擁有了美以後,可以用獸性的方式去玷污和佔有它。美的重要性在於我們無法玷污醜陋的事物,而性愛的本質就是一種玷污。在性愛中,我們逾越了作為禁忌象徵的人性。人性被踰越、褻瀆、玷污。美越崇高,玷污就越徹底。」

巴塔耶:「只有當一個人的行為違反了一般習俗或輿論時,我們才會去討論性愛。性愛是我們絕對不會否認的外牆的反面,它揭露了我們引以為恥的感受、身體部位和習慣。」人類有別於禽獸的全新境界,也就是對性行為感到羞恥,明確揭示性愛時代的來臨。羞恥感和肆意放蕩的交互作用造成一種緊張關係,性愛的體驗自此開始。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愛情唯一和最高的快感就在於讓人了解到作惡的樂趣,男人和女人生來便知道性慾根源於邪惡。」

激情的組成要素:莫名的悸動、陶醉,以及清醒後的冷靜。

激情好比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孩,暫時被允許喧鬧發洩,但是終究得乖乖坐上餐桌。

戀人的眼睛所見突然變得溫柔而模糊,所有稜角都消失了。

激情不僅讓人視野狹窄,同時帶給人一種孤島的美感。兩人處於孤島,眼中只見對方美好的身影。如萬花筒一般,視線所及全是那麼的美麗璀璨。然而那不是現實世界。

激情的人就像小孩一樣,必須藉由多次的重複才能安心。小孩的需索無度是自私的。我要,我要,我就要,我現在就要。像小孩一樣激情的人,需要藉由不斷的重複來取得信賴感。雙方面必須不斷的證明仍然渴求對方,深愛著對方。

阿多諾:「只有當你被愛的時候,可以表現你的脆弱,不需要故作堅強。」

米蘭昆德拉:「愛意味了放棄自己的堅強。」

墜入情網起初只是很反常地注意對方,如果對方知道如何利用該優勢,知道如何聰明地建立關係,其他事就像機器一樣會自動發生。往往一個勾起回憶的小刺激就足以讓我們愛上某物和某人,往往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就足以拉近我們觀察人事的距離。眼睛上鉤了,那和愛情無關,而是感官經驗的現象。接下來的注視則決定是否值得繼續觀察。

我們必須有好奇心,認識更多的人,才能對愛情有一點感受和認識。只愛過一次,是無法知道愛情是怎麼回事,也無法體會愛情的「遊戲規則」,更不知道該如何把握愛情,愛情也不會年復一年撥動我們的心弦。蒙田:「幽會的困難,驚奇的風險,第二天的羞愧、渴望,沉默,內心的怨慕,這一切都是給湯頭加味的調味料。」

馬爾克瓦德(Odo Marquard):「幽默說穿了不過是一種不計前嫌的修好形式,一種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創造和平的形式。」

20080821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摘要

0 意見

1. 環島七天日誌難產
2. 膝蓋傷未痊癒,慢跑吃力,今日僅跑6圈+140 push-ups
3. 下午做肺臟氣管,感受到福馬林的威力,眼睛真的會睜不開哩。

我們自己心裡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每一次的受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受一次傷,就在人生的課表上打一個勾,面對下一堂課。

極左跟極右,像站在一個圓圈上,看起來像是往兩個相反方向走,其實最後會碰頭。

那真是不可言傳的獨特經驗,我不能跟你解釋,因為那種經驗是只為那一個時刻和氣氛而存在的。

一箱蘋果,大部分新鮮青翠,但有幾個卻已經開始變色。要先吃快要腐敗的還是最青翠的那個呢? 如果你從壞的吃起,到明天,那好的也逐漸變壞了,結果你就一路在追趕那壞的,你永遠在吃那不新鮮的蘋果。你為什麼不能就直接享受那最好的呢?

品味是什麼? 它不就是細緻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嗎? 每一件,都正好是貧窮所吝嗇給你的,也是威權政治所剝奪於你的。

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快樂核心元素呢?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衝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裡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蹓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呼呼地追過來了,他會因而恐懼,覺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嗎? 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你真的「平庸」嗎? 其實要看你讓自己站在哪一條跑道上。如果你決定做那清晨散步的人,怎麼會有「平庸」的問題呢? 會不會你的氣定神閒,你的溫和內斂,你的沉靜謙遜,反而就是你最「傑出」的人格特質呢?

老,有三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健忘,第二個跟第三個---我忘了。

正因為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

人生中一個決定遷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

最痛苦的是,你不是不愛你的父母。你知道他們很愛你,但那種愛裡,沒有自由沒有尊重,沒有犯錯的空間。

20080614

從《竹科人》想白色巨塔人

0 意見

這是一本我最近常翻閱的書籍,是非常軟的一本書圖文書。裡面記載了幾位竹科人的生命,他們工作遇到的難題,生活上的矛盾和甜蜜。受訪者從年資一兩年的新手工程師到屆齡退休的資深員工;以工作區分,從生產線主管、各類型工程師,到人力資源主管、風險管理部門職員、工研院員工,乃至於服役竹科的國防役役男……以各種不同的工作領域多角度呈現竹科人不同的面貌。從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到資深竹科人都含括在這本書裡面。這些優秀的人才如何踏上竹科之路?他們如何渡過每天在竹科的日子?他們的工作內容又是什麼?大家都是上班族,竹科人得天獨厚的原因是什麼?他們的甘苦是什麼?
據說這是第一本描寫竹科人的書籍,其實這類型的書籍醫界也很多,我就讀過不少描寫醫師們如何奮鬥,如何豐富生命的傳記式文章。例如: 《陽光,在這一班》、《醫者的容顏 : 18位醫師譜出的動人樂章》、《走進名醫的世界 : 13位頂尖醫師的人生傳奇》、《臺灣100位醫師》、《醫師的異想世界》。我讀這些醫師的故事,無非是想從前輩的經驗位自己找一條不同的習醫之路。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是那麼直線條,我深信聰明人應該要勇敢走不同的路。但這一系列的書籍都是著墨於資深的前輩,他們多功成名就,回頭來檢視他們的人生,顯得有點放馬後砲一般,畢竟都已經是過去的時代背景。很遺憾沒有人寫出一本醫學生們的故事集,我想醫者一生最輝煌的時期很可能就是當學生時,沒有包袱沒有責任,當學生是創意和野心最蓬勃的時候。如果有人能將學生時代的歷練和心得分享給我和所有醫學生,那麼我覺得我的大學生活將更有目標,不像現在後悔這個、遺憾那個。

20080528

我不孤單

0 意見

太好了,今天晚上有12位佳麗陪我睡覺
這12位佳麗,環肥燕瘦,加起來剛好7公分呢!

﹍﹍﹍﹍﹍﹍﹍﹍﹍﹍﹍﹍﹍﹍﹍﹍﹍﹍﹍﹍﹍﹍﹍﹍﹍﹍﹍﹍﹍﹍

棍!血液!